「對我來說,重點不是出發去那裡旅行,而是出發。我是為旅行而旅行。最棒的事就是前進。」
-------蘇格蘭詩人、旅遊作家 羅伯特.路易士.史蒂文森(Robert Louis Stevenson, 1850~1894)
總以為,那些我一天騎車到不暸的地方,甚至遙遠到必需要在外過夜,才有辦法探索的地方,
我這輩子,大概無法"一個人"走到了吧!?
一個人,有時候並不是因為我自由慣了,是因為我討厭等待別人OK了嗎?
等待,往往會使人意志減弱,往往會讓人感到失望落空,
然而,時間是不等人的,唯有現在,即刻,馬上出發。
於是,那些(對我而言有些)遙遠的地方,我也能征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又是7:10分 105次 (山線) 自強號,但這次我可是有順利搭上喲~^^/
今天裝備:大背包(塞了一機2鏡、一小袋衣物與簡單日常生活用品、一雙夾腳拖、一瓶保溫杯+水)、4公斤的腳架(Benro)
愉快的自強號(ㄨ~ㄨ~),出發。
一路上經桃園、苗栗、台中來到彰化,換搭通往集集的區間車(彩繪火車)
原本計畫的三日遊縮成二日遊,
所以彰化探訪(彰化扇形車庫、鹿港老街、八卦大佛)就只好暫時捨棄了,
(其實彰化也還好,除了扇形車庫,其他都去過,也還記憶深刻)
離區間車到來還有20幾分鐘,所以出了站買了票,拍一下「彰化車站」外觀,便再次入站。
彰化車站通往各個月台的天橋,都有非常童趣的彩繪,顏色使用的非常豐富,
就像"幾米"繪本中那樣鮮豔的色彩,令人整顆心都跳躍了起來呢!
坐著彩繪小火車,心裡好興奮,「我要到集集了耶!」「我要到車埕了耶!」
好期待接下來會看到什麼,聽到什麼,有什麼樣的驚喜。
(自己架腳架,拍起來臉部表情都怪怪的~" ~)
11:40分,來到「最後的火車站」─車埕。
這裡好原味,木製的車站,
車埕 http://www.sunmoonlake.gov.tw/TW/03000578.aspx
車埕火車站建於日治時代,
是集集支線鐵路的終點站,集集線全長29.7公里,是台鐵支線中最長的一條鐵路。
日治時期鋪設鐵道,是為了輸出埔里所產的蔗糖至,後期才延伸至西部幹線,成為今日的集集鐵路支線。
車埕的地勢平坦、腹地廣大,當時由埔里運出的蔗糖皆在車埕裝車轉運,
常有上百台的輕便車停放於此,於是有人以閩南話稱之為「車場」,因此這裡就叫做車埕。
而此地的木業也曾盛極一時。
自從,九二一大地震之後,我很少有機會來南投、埔里、或是東勢(台中)這一帶,
總是有些陰影與不安。
而今,在各方企業、愛心捐助與政府推展之下,逐漸讓此地恢復往日光景,
吸引更多觀光客、自行車愛好者、火車迷或是像我一樣,為了探索,而來到這裡。
在車埕木業館中,建築本身具歷史性與空間美感,
早期(1958年)這裡是木材生產和內外銷重要廠房(振昌木業公司),
但70年代後,政府下令禁止伐木,並且開始重視保育及生態,
廠房採因此荒廢。
2008年,為了振興當地的觀光與提供民眾了解木業發展,故而重建木業展示館,
重建時採用「新與舊的交疊」覆屋保存舊屋架的設計理念,
將舊屋架修復為木業創意館中的展示品,並於舊廠的木構架上另加新木構架,
新舊木構造交疊,使空間更具獨特性與美感。
走進這裡,撲鼻而來的是陣陣木材香氣,樟木、紅檜木等不知名木材香味,哇~好舒服的香味。
裡頭還有販售一些木製裝飾品、吊飾、木片與種子等,
有些好可愛,好想買回去佈置在我家天空花園.....
~"~可惜我已經背不動了,而且這才第一站而已,下回再來帶你回家喔~^^/
(架腳架拍,真的臉怪怪的~"~)
一出木業展示館,看見↓ 這副景象 = =||
小老鼠吱吱叫,小黑貓不吃牠,就是一直玩牠、巴牠、追逐牠,
弄得牠吱吱叫,我可憐的小老鼠同伴,小貓,果然很可怕,很陰險。
同伴阿~我救不了你,因為我也很怕牠,而且討厭至極。Sorry~"~/
http://www.sunmoonlake.gov.tw/TW/03000579.aspx
林班道,其實原為振昌木業公司的外銷倉庫,
在921大地震後改建為商店街,作為提供美食、娛樂、藝文、購物…等用途。
改名為「林班道」,係因前人以從事木業為主,林地的劃分,以班為單位;
商圈將舊有的工廠廢材,做新的利用,更保留了原有的木業文化,故前兩字取名為與木業息息相關的林班;
視觀光產業為另一新闢的道路,故取名為「林班道」。意涵深遠那!
在告示牌後方,還有一家 「7-11」它可是全國唯一沒有24小時營業的便利商店喔!
鴨鴨公園,喔~不是.....是「車埕親水公園」,原本是儲木池,
昔日是將山上砍伐下來的木頭,在此做清洗並挑選,
然而,在禁止伐木之後,這裡便成為"鴨鴨"的快樂天堂,
好山好水好優游呀~
(親水公園有另一腳,可坐在原木涼亭中觀湖。趕時間,也忘了要找它了~"~好可惜!)
我繞了一小圈,走進老街,因為平日,攤販特別特別少,又適逢部分街道與路面的整修,
所以,照了幾張相,就往車埕火車站走去了。
最後的火車站,Bye-bye,下次來是假日了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離開火車站,跳過"水里"(水里蛇窯、水里董家肉圓、二坪冰棒)這些都需要汽機車,
如果我"步輪"的話,可能要花我個大半天了吧!(趕時間趕時間~拍了個車站牌)
火車晡嗚~晡嗚~晡嗚~
來到傳說中的「集集火車站」,但是已經快要1點半了,預計4點的車,
我還有時間逛「軍史公園」、「明新書院」、「綠色隧道」嗎?
不管,拚了!
沒停留太久,馬上買明信片,租車(鐵馬100元),衝向郵局。
哈~時間快要來到2點15分
第一站:集集古街,在乾隆年間便以形成,一直到日治時期,仍然非常熱鬧繁華,
然而,中華民國光復後,時局變遷,逐漸沒落,後又因九二一大地震,集集街原貌被摧殘殆盡。
為了振興集集觀光與重建昔日風華,在政府與民間企業合作之下,於民國92~93年間完善規劃,重現集集古街。
只可惜,來到這裡的時間是一般日,無法見證到「昔日風華」
下次再會了!
騎在這街道上,有種鄉間小路的感覺,老人家在路旁或坐,或站,或與鄰居們閒話家常,
時間,對他們而言,好像早以拋在腦後,我呢,卻正在與時間賽跑著。
經過「媽祖廟」,停下來:媽祖呀~保佑我平安,順利找到「綠色隧道」,甘溫蛤~^^
鄉間小路來轉縣道,忽見一排紅磚窯,應該就是「十三目窯」了吧!
但....為了沒半個人,
而且.....像是......有種「撤櫃」的感覺,
我不明白,這裡的來歷,應該是早期燒製陶器或紅磚瓦的大型窯場,
(哈~歹事,時間有限,有機會再補充古蹟歷史)
只不過,沒半個人,即便是大白天,我還是不敢冒這個險,
人生地不熟,裝備不足(如果我有狼牙棒,我一定衝進去!哈)
騎著騎著,我真得騎得累趴了,
為什麼為什麼,不是平緩的道路,我大概過了5~6段坡道,
我的媽呀!我這樣騎上去,騎得到目的地嗎?我會不會趕不及.......
沿路只要遇到坡,我就下來牽,還比騎得快得多了........
終於,過了一座漆黑集集隧道、一段小橋和一房豬舍,
綠油油的,茂密的樹林,
但是......我疑惑了一下,這.....應該不是最茂密的一段吧?還是....秋天,樹葉掉光了??
騎過了這一段,看見網路部落客中提到的「九二一震災紀念牆」
位於添興窯一旁,當然,也是為了重振集集一帶的觀光而設置的紀念牆,
牆上的手印,多是贊助者、協助者的留念。
在此喝了一杯紅茶,買了一瓶水,與店家聊了一聊,
才知,騎到這裡,也只是綠色隧道起點而已,最美的那段,應該是在靠近民間鄉一帶,
媽呀~我今天應該騎不到了,我好想去看看,為何,時間會這麼趕呢???
於是乎,停留10多分鐘,我打道回「集集車站」
綠色隧道,等我!下回再見。
為了搭16:00到二水的火車,我只好匆匆買了火車餅,
等待火車到來,拍了一張很像明信片的「集集車站」
這張應該沒有人拿到,因為一張我帶回家了,一張寄給我爸,所以兩張都在我家!哈~
集集支線,玩了半套,少去了明新書院與軍史公園 (但搭火車時有看到大門^^/)
想去的地點好多,但在時間有限的情況下,是怎麼也逛不完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嗚屋....嗚屋,,,,
火車哄攏攏攏.....
我在火車上累癱了,好想咪一下,寬敞的列車,好舒服壓!
在二水站月台地下道,看到一面超大超乾淨的鏡子,而且又沒有人走過喲!
今日裝備與禮物,沒有半隻手是空的,不論是後背、肩背、手提、脖子掛著的,多功能使用!哈哈~
等待17點40,到達台南的莒光號,
先出了二水車站,
這裡,又是慢慢步調的一個小城鎮,
不像繁華的大車站,有點福隆車站的感覺,卻又不像那裏來得熱鬧,
柏油路旁散落了乾掉的花瓣,桃紅色的鋪著,這時,正適逢學生下課,
學生們或走路,或騎腳踏車,或搭火車,
也許,他們從來不像台北的學生一般,下了課就進了不補習班或是南陽街,
小鎮的步調,是我嚮往,但短時間,是遙不可及。
誤點30多分的莒光號,從有日光到有月亮,
無雲遮蔽的夜空,高掛一抹月娘微笑,傍晚的二水,讓我感到
等待,也很值得!
火車嗚屋~~~嗚屋~~~~
過了斗六、嘉義、新營、林鳳營(鐵路旁有乳牛的屋舍呢!).....
夜晚的臺南,有點秋涼,八點多,我餓了......
My Friend 帶我去打牙祭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不一樣的臺南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