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剛看完了台視轉播,從頭至尾地~

當《賽德克‧巴萊》眾演員入場時,陣仗浩大,然後走著走著便跳起舞來了,

雖然只是在電視機前,仍然,一陣莫名感動與興奮,

只是這個畫面大概不到30秒,隨即遭台視將走紅毯畫面切至廣告,
我,當場錯愕!? (○o○!!)

重點是,廣告回來他們就走完了,更沒接受訪問!! (─_─!!)

這此之後,憤怒與無奈,即將引爆!

(其實心裡已經開始不爽了,不過也只能說,這就是我國辦理國際性質節目的轉播能力。)

說到台視的全程轉播,
不論是林憶蓮與蕭敬騰組曲的演唱或入圍電影歌曲的演唱
(尤其是《賽德克‧巴萊》電影主題曲的演唱)

那個收音效果,挖~怎麼回事,麥克風吃黃蓮嗎?

完全糟到不行,

不知是因為這就是轉播者對於品質的極限(音箱、音效、麥克風收音??),還是人員疏失?

接著場地方面,真得是小到不行,很難以讓人信服的主持與場地。


過去我很少為了某片電影而全程參與轉播的觀賞(大概5隻手指頭可以數得出來吧!),
也幾乎沒有過為了某些片得獎不得獎而開心不開心、憤怒或激動,
但這一次卻讓我看到這麼糟的轉播,心情為此頒獎過程而"高潮迭起"。


************************************************************

第48屆金馬獎得獎/入圍名單

最佳男配角:徐詣帆《賽德克‧巴萊》
入圍者:柯宇綸(翻滾吧!阿信)、劉永(復仇者之死)、徐詣帆(賽德克‧巴萊)、王羽(武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小感想:當初看到入圍名單覺得這個獎項,應該不好拿,除了第一次入圍的原因之外,
其他資深演員演技也都相當精湛,雖然沒在我的預測之內,但還是有些期待,哈~恭喜得獎!

最佳音效:杜篤之《賽德克‧巴萊》
入圍者:杜篤之(賽德克‧巴萊)、吳淩(讓子彈飛)、曾景祥(竊聽風雲2)、Nopawat Likitwong、Traithep Wongpaiboon(武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小感想:前些日子有看過博客來一篇相關介紹,那時就覺得《賽》在音效、配樂或主題曲方面,應該是

有很大的勝算,較以往來說,魏導延續海角七號的特色,大力運用"音樂"的渲染力將其表現在電影作品上,
所以他也在我預估範圍內,果真獲得了這個獎項。^^


最佳美術設計:奚仲文(武俠)
入圍者:郝藝(刀見笑)、張世宏(李小龍)、種田陽平《賽德克‧巴萊》、奚仲文(武俠)

最佳造型設計:郝藝(刀見笑)
入圍者:郝藝(刀見笑)、邱若龍、鄧莉棋、林欣宜、杜美玲《賽德克‧巴萊》、張叔平(讓子彈飛)、吳里璐(武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小感想:令人遺憾的兩個獎項。花了8千萬打造的霧社村,以及服裝品質與紋面設計,都是過往台灣電影史上少有過的呈現,沒獲得獎項,
或許是陸片與港片在這方面的表現與功力,仍是有不足之處,確實有些可惜!
但另一方面而言,獎項的頒發,不免讓我懷疑是否涉及到某些"壓力"
例如26方面、例如不想得罪誰?例如所謂的"公平性"(分肉說),那就很難說囉!?


最佳攝影:趙非(讓子彈飛)
入圍者:姚宏易(金城小子)、秦鼎昌《賽德克‧巴萊》、趙非(讓子彈飛)、周書豪(鋼的琴)。

最佳動作設計:甄子丹(武俠)
入圍者:錢嘉樂(李小龍)、梁吉泳、沈在元《賽德克‧巴萊》、林?安(竊聽風雲2)、甄子丹(武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小感想:攝影與動作二獎項,也不是在我預估範圍內。畢竟在看過入圍名單之後,
只能說從古至今大陸地區的電影,多是以"動作"力戰其他電影作品嗎?
(主觀想法與邏輯上推敲:人多好便宜,便宜好辦事,摔壞還有別人替.......= =|| 還有奇人異士多到爆炸呀!)

至於攝影方面,或許是攝影師第一次拍攝"陽剛"成份重的電影(博客來),
與其他攝影師的技法,相較後,會顯現出某些能力與經驗上的缺失。
一片競爭過後,有贏家也有輸家,但是這也是補足不優之處的最大動力來源。


最佳原創電影音樂:何國杰《賽德克‧巴萊》
入圍者:鍾興民、黃韻玲(被遺忘的時光)、王希文(翻滾吧!阿信)、何國杰(賽德克‧巴萊)、吳泳默(鋼的琴)。

最佳原創電影歌曲:完美落地(翻滾吧!阿信)
入圍者:阿爸(阿爸)、完美落地(翻滾吧!阿信)、那些年(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看見彩虹《賽德克‧巴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小感想:和美術獎像一樣,但卻更令人緊張的兩個獎項。
沒看《賽》片沒關係
(或許有些人因為題材與畫面而無法接受沒進戲院看,就想個人覺得進電影院觀賞文藝愛情片,
是比丟掉不吃的便當還要奢侈的作法,所以至今都未看《那》片。)
但是音樂與歌曲一定要閉上眼感受一下。
相信只要有看過魏德聖找何國杰製作電影音樂過程的報導,都知道魏德聖給何國杰製作配樂的時間,
非常緊迫(3~5個月),而且魏導的龜毛要求「要悲、要壯、要美」,幾乎要把何大師給逼老了!

(新聞1新聞2)

所以,電影原創音樂不給這位國際級的大師,還能給誰呢?實至名歸呀!

說到原創電影歌曲真得非常非常非常非常可惜!!!
在轉播過程中我和媽媽從串場表演聆聽到電影入圍歌曲時,排除現場收因與麥克風效果而言,
本來就沒考慮過《那》片的主題曲會得此獎,聽到阿爸時,我們異口都認為
「歌曲有點太現代化,無法讓人聯想到洪一峰,是位伴隨人人的阿爸阿母渡過那年輕歲月的一位老歌手。」

剩下的,除了已經聽過的看見彩虹之外,
比較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完美落地
(雖然收音極差,但他滄桑的歌喉與現場播放片段,
確實有種深深體會與等待突破、表現的感受),
所以歌曲的獲獎也不無道理存在!

倒是《賽》的看見彩虹,我認為有一項可能是沒有獲獎的因素,值得探討一下,

唱歌的人其實非常重要,這些從來沒有進過錄音室或是以歌為業的素人們,
對於詮釋歌曲、技巧與情緒,或許都有可能會牽動歌曲的品質,
這並不光只是"由演出的演員或與影片有切身關係之人"來詮釋,就能夠勝任或是更為精緻。
(雖然我有買,而且我也是受了感動而久久不能自己的一員~"~)


年度台灣傑出電影工作者:王偉六
入圍者:王偉六、陳曉東、楊力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小感想:小野與楊貴妹為此獎項頒獎人,據說小野在評選這獲獎人時,所有人都留了眼淚......
也許我不知道過去臺灣在拍攝電影的艱辛程度,

但我從《賽》片開始,多少的成功,多少的成果與美好的記憶,多少的感動與省思,都是來自於默默位幕後付出而不為人知的一群,不是嗎?

最佳新演員:柯震東(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
入圍者:柯震東(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林慶台(賽德克‧巴萊)、徐詣帆(賽德克‧巴萊)、林源傑(賽德克‧巴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小感想:這是本屆金馬獎頒獎典禮中,除了台視轉播與場地選擇之外,
第三項讓我感到 問號盤旋、不削與無奈......(難道就是評審群的力量嗎?)
不襟要問,「標準在那?」「他......憑什麼?」(也許大部分的觀眾都與我有類似看法)

老實說,我承認我有些偏見,對這位得獎的演員,我並不看好他,也不喜歡他演出的角色,
更不喜歡他在現實中,任何有關他的新聞與人格!(夠直接了吧!= =b )

更確切的說,可能是因為《那》片的題材,(太過稀鬆平常了!不就是生活化的愛情片嗎?);
可能是導演與此位新人獎得主一樣,痞+臭屁+好像頭上有眼兒+想要創新與急於超越他人的心態
(某些程度超乎異常及違反人心所能接受道德心態)
個人直覺,不喜歡就是不喜歡。對此不心服!


回歸理性的觀點,他為何會得獎?又我心目中的"林源傑"與"牧師"為何不會得獎?

就發展性而言:沒錯,他才20歲,又對演藝圈抱持著濃厚的慾望與興趣;
不同於牧師年事50了,或是林源傑小高一生,在課業尚未完成情況下,
又對演藝圈的環境並非強烈渴求(也許有點畏懼),
所以,讓這位"大笨蛋"拿下,確實對新人有所激勵!

就角色詮釋而言:(大笨蛋部份是看網友討論而得)
或許角色在整部電影中轉換、自然表現與參與部份(露臉頻率),
相較《賽》片,他的確比較吃香,而《賽》片三位新人演員,

第一
、素人演員本來就比較在短時間內,體會"表演"與善用技巧;
第二、克服語言上的困難後,又要讓情緒與技巧融入,達到完美合一的表現,
        本來就是相當困難的任務,
(要不,有請大笨蛋以賽德克語表演《那》片,本人不信他還能拿下新人獎。),

所以若是以流暢程度、自然融入與呈現而言,
其實以"中文"詮釋《那》片的角色,還是佔了頗大優勢;

第三、角色的發揮,慶台牧師的中年莫那角色,中年時期的部份是已受到壓抑、難耐的情緒之中,
要煞時轉換為開心或是釋懷,其實都已經受到了某種程度侷限,
如果莫那這角色是能以青年~中年全由同一人擔綱,這新人獎一定穩拿的,而且還有機會入圍男主角也不一定呀!

若依"發揮"角度而言,其實"巴萬"這角色是最有資格與大笨蛋一決高下的,
除了因為角色為虛構之外,"巴萬"是從中年莫那一出場後就一直有參與到最後,
而且,山林中與母親訣別的情節,只要有欣賞過《賽》片的朋友們,無一不為之而動容阿!
(不然叫大笨蛋來試試看= =||),

只不過就戲份而言,《那》片的男一號對上《賽》片的穿針引線"小勇士",
應該還是察覺得出一二的吧!

綜合言之,"年輕"、"講中文"、"靠爆紅"就是得獎最大因素,
(抱歉,還是帶有非常嚴重偏見與歧視= =|||),
而且絕對不能一個角色拆成兩個演員演(也許這也是魏導的考量因素之ㄧ吧!)

最後還是要來一句,在臺灣賣4~5億的《那》片,如果連個獎項都沒拿,那豈不是讓國片受到打擊,
既然,新導演沒了、電影主題曲沒了、女主角沒了......,
所以給個新人獎鼓勵鼓勵!那.....也不為過吧!?
於是「分肉說」就出現拉!



最佳導演:許鞍華(桃姐)
入圍者:魏德聖《賽德克‧巴萊》、姜文(讓子彈飛)、許鞍華(桃姐)、張猛(鋼的琴)。

最佳劇情片:《賽德克‧巴萊》
入圍者:賽德克‧巴萊、讓子彈飛、桃姐、到阜陽六百里、鋼的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小感想:這兩個獎項,其實也不在我預估範圍之內,看到入圍名單便知,
《桃姊》一路從威尼斯影展開始,與《賽》片廝殺到金馬獎,
可見這部片一定有著不同凡響的驚人力量在,
若只剩《賽》片與《桃姊》共同競爭時,我也不敢斷定《賽》片能打得過《桃姊》

導演部份,其實魏德聖在這些資深導演中,某部份上也許會顯現出經驗不足或歷練還不夠,
譬如說調度之類,或是畫面處理與流暢度之類。
況且,在一堆港片導演與陸片導演中,想要贏得......還真有那麼一點阻礙呢!


至於,最佳影片呢!?哈~只能說,大部分的評審是站在"臺灣"的立場去看這獎項與影片,
《賽》片在某些技術上,的確有著缺陷,如特效處理方面、流暢度方面,

若撇開技術面而言,
《賽》片確實有故事性、有啟發性與影響力的一部電影,

在這麼一個規模影展盛會中,一部好的電影並不會只單就這些面向而給頒給這麼一個大獎,
(雖然,我是開心得要跳破地板,衝破天花板^0^/哈哈~)

又要從理性角度來推敲,到底《賽》片有何能耐,可以獲得大獎?

第一、因為新聞局消息《賽德克‧巴萊》代表臺灣參加明年2月的奧斯卡外語片正式競賽片,
如果不給些大獎,對於代表臺灣而言,是不是會有失顏面?所以給個獎,告訴大家,這是2011年台灣大片。

第二、給予導演鼓勵層面,在臺灣像魏導這樣堅持,能說故事又有觀點的導演,其實不多(maybe~),
失掉導演獎,那麼在影片大獎給予鼓勵,也並無不可呀!
畢竟,在臺灣導演一部非愛情、非溫馨小品的電影(武俠片、動作片、史詩片......),
非常非常不容易,所以已獎項激勵電影人繼續朝此方向邁進,
並且與肯定正在茁壯的臺灣電影產業,這獎項的給予,其實也別有意義。

第三、轉自自由時報記者與網友們的說法,
「影評人何瑞珠:『如果單純就電影論電影,《賽德克‧巴萊》不會是得獎影片,但這部影片已超越金馬獎,在文化與歷史的層面留下它的影響。30年後,沒有人會記得今年的金馬得主,但大家都會記得《賽德克‧巴萊》。』」

金馬獎評審的老嘉華是唯一投給《賽德克‧巴萊》的評審:
雖然我對這部電影的支持已經被人貼上愛國主義者的標籤,這部電影在技術上的缺點也很明顯,不是一部完美的電影,但它在台灣電影產業與文化上有重大的意義,如果我是評審,我會捨不得不選它』」


《賽德克‧巴萊》拿下最佳劇情片,的確跌破各方影評人與電影業界人士的眼鏡,
但就如前述,
它的影響力、代表性、啟發性確實是超越臺灣過去的思考觀點以及拍攝格局。

如果電影只是為了要"賺錢"、"提昇知名度(爆紅)"、"證明自己有能力拍電影或搞定電影"等,
這些微不足道或是利益薰心的慾求,那麼人人都來拍"純愛系列",那必定會像《那》片一般,橫掃亞洲市場。
(每次《那》片都會中槍。哀~可憐!)

再者,臺灣電影正在茁壯,過去幾年從雙瞳、海角七號、九降風、翻滾吧!男孩、艋舺、父後七日、帶一片風景走、翻滾吧!阿信、那些年、星空(正上映中)、不一樣的月光(正上映中)......等,
各種不同主題紛紛帶出,大的製作與場面越來越能呈現,不再僅限於小品、溫馨、愛情系列的電影了。


就如同我,從來不會獨自進電影院看電影,甚至過去日子裡,平均一年看不到2部電影,

因為《賽德克‧巴萊》,我開始對「進戲院看國片」產生興趣,甚至想從中汲取一些感動與反省;

因為《賽德克‧巴萊》,覺得那種氣氛下,我需要沉澱與放空,感受導演所要傳達給我們的訊息,所以我敢一人獨自進戲院了;

因為《賽德克‧巴萊》,我感受到不同的層面,不僅僅是享受電影聲光效果,更重要的是人要學會反省過去,不能在歷史教訓中,還不斷重蹈覆轍(也許這些東西始終改變不了人們長年以來的思想與舊習),過去是怎麼樣,而現在呢?是不是還能問心無愧地熱愛這片土地上的人們與土地所給予我們的一切?

因為《賽德克‧巴萊》,知道了拍攝電影的難處,也許並不是每部電影都會有如此艱辛、難熬的過程,但至少它呈現的是,在臺灣拍攝的限制與種種困難,但"它"還是被完成了!


也許,有許多人可能與我有相同感受與認識,如同那篇報導為《賽德克‧巴萊》下了註解:

「文化與歷史影響力,已經超越了金馬獎的意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未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milesis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